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思践行 » 正文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读书笔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02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读书笔记
胡晓玲
 
      科技是服务于人类的。世界,包括生物世界和非生物世界,人类世界和非人类世界,是由信息构成的,是信息的来源,信息科技的发展让世界的信息得以发现、感觉、认知,被发掘、被记录,经过进一步整理、分类、再生产,信息被传播、储存、再呈现。科技也逐渐成为弥补、修正人类不足、缺陷,缓解生存压力,拓展生命长度、提高生活质量、扩大生存空间的手段。
 
      第四次科技革命已来。借用数学概念奇点(Singularity),《奇点临近——2040当人工智能超越人类》(2005年版)的作者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某一事物或事件出现即奇点出现时,其带来的影响将趋近于无穷大。作者总结人类发展历史、科技发展历史,预测人工智能的出现将带来新的纪元的到来。自2023年初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2024年第一关键词即是人工智能,2025年春节DeepSeek的推出以及央视春晚跳舞的宇树机器人的面世,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已经不经意间来到我们所处的世界。
 
      人工智能(AI)是与人类智能相对而言的智能体系,是以人类智能为镜像,融合信息、算法、自动化、机械、材料等科技以模拟、再现人类智能的技术。大语言模型,以DeepSeek为例,其优势在于信息、知识的搜索、逻辑推理、汇总组织和输出。感知识别,如智能驾驶、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环境感知、监测、智能城市等模拟人类视觉感知。利用AI对街头影像中的小汽车相关信息,如车型、装饰、外观和驾乘人员的识别,研究社区居民职业、年龄、收入、种族、文化背景等情况,开展社区社会学研究。面对医疗系统的超负荷运转以及医院和养老机构无人关注的时段和监管盲区、老人独居生活场景,利用AI建立医疗环境感知系统,辅助医护人员全面照护、监管,如建立eICU,以及辅助医疗相关规程的监督执行,如洗手。具身机器人即模拟人类思维、实体以及感知系统的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逐步完善是借助于自然语言技术、图像识别、感知识别(如李飞飞的ImageNet)模拟人脑以及人类动作、表情、语言,提高环境感知的精准度,逐步帮助人类,代替人类在恶劣环境下的工作。除辅助医疗养护外,人工智能在健康领域的应用体现在,如基因编辑,以避免遗传疾病、延长寿命、完善人类智能,增强人类因生物因素而导致随年龄增长带来的能力衰减等等。而其基础在于,基因技术、神经科学的发展拓展了人类对自身生命信息及人类疾病的认知,如大脑的逆向解码速度以指数级速度发展,一方面理解大脑的神经网络,以及其间的理化光学反应,不仅促进现代脑科学和生命健康科学发展,更是加速人工模拟人脑所有区域活动过程和活动模式的进程,从而促进人工智能加速发展。
 
      目前大语言模型已经展开了自觉和不自觉地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可以想见未来人工智能与其他领域的广泛结合,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工具、要素、能源、能力、平台,基于第一性原理来设计AI,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处理来设计工具,辅助各行各业,满足人类需求,其发展的潜力是无限的。随着技术的加速创新,信息技术的指数级增长,其集聚的资源也加速膨胀,发展速度也更迅速,英伟达的迭代换新速度和在超级算力芯片世界的垄断地位说明了这一点。随着海量存储介质的发展,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生物智能和非生物智能融合优势,不仅将对人类智能依托机器和技术进行改造,而且GNR(Gene+Nanometer+Robot)技术的加速发展,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将扩展至整个宇宙,《奇点临近》作者的预测具有可信性。
 
      科技的发展通常具有两面性,只有以人为本满足人类需求、尊重人类尊严,才能更好服务于人类。所以人工智能的发明和应用必须遵循一定的科技伦理如尊重隐私,尊重不同性别、年龄、种族权利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群体的需求等。未来人工智能是一种能力、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工具,就像电脑和网络的普及,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及职业的人工智能培训和应用应得到普及和鼓励。(作者为民革城建直属支部主委)
 
参考资料:
《我看见的世界--李飞飞自传》
《奇点临近—2040人工智能超越人类》
《黄仁勋—英伟达之芯》
《解码者:珍妮佛.杜德纳,基因编辑的历史与未来》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