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行记
肖作进
2024年5月,是爱国民主人士张难先先生诞辰150周年,应张难先先生后代邀请,我们一行人作为民主党派成员代表,赴仙桃参加纪念活动。
仙桃市古称沔州,夏商时为荆州域,春秋战国时属楚,公元503年称沔阳,隋朝改设沔阳郡,民国初年设沔阳县,隶属湖北省。建国之初设沔阳专署,1951年6月撤销专署改沔阳县,1986年6月撤县建市,改称仙桃,其座落于湖北省中南部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东邻武汉,西联荆州,北倚汉江,南抵洪湖,全境地势平坦,湖泊河流星罗密布,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有“鄂中宝地,江汉明珠”之称。
仙桃的历史文化非常厚重,出现过不少名人雅士,可谓人杰地灵,张难先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张难先(1874.5-1968.9),谱名辉澧,字难先,号义痴,湖北沔阳张沟镇接阳东乡(今先锋村)人氏,中国民主革命先躯,辛亥革命元勋,是武汉和平解放功臣之一。
1904年张难先先生赴武汉发起组织科学补习所,1905年加入日知会,深入军队和学校播撒革命种子,集聚革命力量,从事反清活动,失败后回沔阳筹办仙桃镇集成学校。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推翻满清王朝。1920年赴北京重新投身革命事业。1924年1月,加入改组后的国民党,历任广东省政府委员兼土地厅长、湖北省政府委员兼财政厅长、浙江省政府主席兼民政厅长等职。1928年,在湖北省财政厅长任上拨款创建武汉大学。“九一八”事变后,主张国共合作,联合抗日。抗战胜利后,发起“和平运动”,助推武汉和平解放。1949年,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后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常委,参与荆江分洪工程筹建指挥。著有《湖北革命知之录》、《义痴六十自述》、《六十以后续记》等。1968年9月1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4岁。
2024年5月16日是武汉和平解放75周年纪念日,当天上午,张难先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在仙桃张沟镇光锋村张难先纪念馆隆重举行,活动由张氏家族筹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张氏后人及各方代表近百人参加,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深缅怀老先生充满传奇且又廉洁朴素、刚直不阿的人生。
张难先的传奇经历使当地人引以自豪,在纪念馆对面建有“难先公园”。在仙桃市区,辟有一处“沔阳名人馆”,其内搜集并展出了许多从古到今仙桃本地走出的各类名人,包括军界、政界、商界、学界等方方面面的杰出人士,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真可谓英雄辈出,而张难先老先生正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这次仙桃之行顺路在城乡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看到当地经济已有长足的发展。仙桃虽然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水网纵横,物产丰富,但地势低洼,常遭水患,故有“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之说。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借助邻近武汉的优势,依靠本地水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箱网水生物养殖及套种技术,尤其是摸索推广“稻虾鳝”和“稻虾蟹”的经营模式后,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在农技人员的帮助下,村民们收入普遍提高。有数据显示,仙桃的鳝鱼产量占全国的40%,鳝鱼已在当地形成产业,各类精加工、深加工遍及城乡,随处可见以鳝鱼为原料制作的美食,看来仙桃号称“中国鳝鱼之都”,确实是名不虚传。
目前仙桃已经融入“1+8武汉都市圈”,依托武汉的区位优势,仙桃的发展前景可期,相信不久的未来,仙桃会建设和发展得更好。(作者为武昌民革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