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对台工作 » 正文

泪洒海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05
                                        泪 洒 海 峡
                                             □ 官之端
    一、一份来自台湾的报道
    标题:前警政署长卢毓钧告别式总统亲颁褒扬令[记者李桂馨台北报道]
内政部警政署前署长卢毓钧先生告别式2011年6月22日上午8时30分在台北市第二殡仪馆景仰厅举行公祭,马英九总统亲颁褒扬令,表彰卢前署长一生从警为国的牺牲奉献。
    相关单位为卢毓钧先生灵枢覆盖国旗、警旗、党旗,表达最高的荣誉和礼敬。
    四位国旗覆旗官分别为:现任内政部长江宜桦、前国防部长孙震、前国防部副部长王文燮、前退辅会主委李桢林上将。警政署长王卓钧和三位副署长黄茂穗、林国栋、何海民覆盖警旗。至于党旗方面,由国民党三位副主席林丰正、蒋孝严、曾永权,以及国民党秘书长廖了以覆盖。
    民国三十八(1949)年夏,卢毓钧先生甫18岁,以一介流亡学生来台,受朋友之助,曾在台北火车站前以卖豆浆维生,有被警察驱赶经历。投入警界后,从最基层一线一星做起,先后受警察、警官教育,经过四十五年艰苦奋斗,擢升至警政署长,并获美国西伊利诺州立大学学士及荣誉博士学位。
    民国八十一(1992)年,卢毓钧先生任刑事警察局长时,即成立“中华民国刑事侦防协会”,在当时两岸交流时机尚未完全成熟下,他即洞悉且思索,“犯罪是人类的公敌,打击犯罪应无国界。”何况海峡两岸本就是同根同祖、一水相连,海峡两岸警政单位应互相交流、协助共同打击犯罪,为两岸治安共创双赢局面。
    警政署长王卓钧两度前往中国大陆,共商两岸打击犯罪合作事宜,每次公开场合致词,都会感念提起卢 毓钧先生,卢毓钧民国八十四(1995)年卸下署长一职后,风尘仆仆穿梭两岸的辛劳和贡献。王卓钧这次更指示警政署依规定,协助卢毓钧家属办理治丧事宜。
    一生充满传奇的卢毓钧先生,生前曾接受前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员兼副所长、现任文化大学教授张瑞德先生,和师范大学讲师、历史系博士候选人曹忻先生共同访问、执笔,并由国史馆出版《从一线一星到警政署长——卢毓钧先生访谈录》,全书五百页,除畅谈其警察生涯外,对台湾六十年警政兴替多所著墨,实是一本非常珍贵的史料。
    二、马英九亲颁褒扬令
    总统褒扬令
    内政部警政署前署长卢毓钧,鲠亮刚毅,淳厚澹泊。少岁遭逢内战,以流亡学生辗转来台,自持奋勉,淬砺展骥,爰投身警察志业。历任派出所主管、台北市警察局分局长暨屏东县警察局、铁路警察局局长、保安警察第二总队队长等职,策划扫黄肃赌专案,维护社区公序良俗,廉慎勤能,宣力桑梓。尤以接掌刑事警察局局长,迭破多起重大刑案,打击社会不法犯罪;弘宣政府整饬决心,彰显国家公理正义,虑周行果,铁腕明快;除恶惩凶,实效殊宏。复于警政署署长任内,推动人事制度兴革,落实家户访查机制;遏止选举暴力介入,促进跨国警务交流,铺谋运智,析冲纾筹;治化树绩,允孚舆望。荣退后,旋出任中华民国刑事侦防协会理事长,调处两岸治安防阻,协揖人犯遣返事宜,安民励众,卓蜚清誉。综其生平,振警界之声威,成淑世之懋业,谠言英风,斗重山齐;勋猷硕望,矩范芳垂。遽闻溘然辞世,愍惜弥深,应予明令褒杨,用示政府嘉念耆贤之至意。
    三、旷世的殊荣  莫大的伤痛
    灵柜上覆盖国旗、警旗和党旗,由现任内政部长江宜桦、警政署长王卓钧和国民党三位副主席蒋孝严等人,偕同本部门前任和现任政要共12人担任覆旗官,由总统马英九亲颁褒杨令……这是我一个走过花甲之年的人闻所未闻的殊荣。大凡生前建功立业、功勋卓著者,德隆望尊、深得民心者,为国为民、高风亮节者,大义凛然、舍生取义者,死后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悼念他们、怀念他们、纪念他们,如同周恩来总理在那个非常的时刻离世,联合国为他下半旗,长安街上酷寒十里长街人们洒泪成冰。这都是生者对死者无言的评价。“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还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表达对死者的痛心与怀念呢?马英九带领他党政警最高领导,如此隆重地悼念一个故去的警政署长,一个开创两岸共同打击犯罪的领军人物,难道还有比这更高的悼念规格吗?对于表哥卢毓钧来说,获如此殊荣,可谓旷世难有!
    但是,表哥去世的消息并未因这旷世的殊荣而减少亲人们的悲痛。兄弟姐妹相对默然、百感交集,自昏达曙、茶饭不思。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承载不起那份悲摧,任他平时多么善于表达、擅长辞令,此刻也唯有暗自垂泪。一年前在台北水莲山庄表哥家中,从武汉赴台游的五位兄弟姐妹,和表哥、表嫂围坐大客厅亲切交谈,和乐融融,七个老人几乎都是古稀、耄耋之年。浅浅的海峡隔断了几十年的音讯,怎样的长夜能说尽这几十年的思念与关怀?更何况赴台游“团进团出”,规定会见亲友无论多晚必须当夜“归队”。哪曾想,那一夜的告别终成永诀,怎不叫人痛彻心骨。一年后的今天,海峡两岸自由行开通了,可兄弟姐妹再到哪里与您彻夜畅谈呢?
    四、永远的遗憾  热切的盼望
    本是至亲至爱的一家人,却要生生地隔断半个多世纪。这半个多世纪的隔绝、思念,两岸亲人默默忍受、苦苦等待。多少台湾同胞思故乡、想亲人,梦回故里,多少大陆亲人遥望南天、隔海骋目、望眼欲穿。祭祖、焚香、燃花灯、放纸船……每逢佳节倍思亲,两岸亲人以各种方式寄托着对故土、故人的思念。辛亥老人于右任的《望乡曲》,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一诗,四川作家流沙河的诗《就是那一只蟋蟀》,吟哦的都是那至死不忘的浓浓乡愁和魂归故里的痛苦与无奈。如今两岸往来自由便捷了许多,可表哥却驾鹤西归, 从此阴阳两隔,空留无尽的遗憾久久挥之不去。
    表哥从警政署长职务上卸任后,出任中华民国刑事侦防协会理事长一职,风尘仆仆奔走两岸为合作打击犯罪屡创佳绩,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甚至深圳都经常往来,却唯独没到过武汉。表哥曾多次说起想来湖北,看看神奇的大三峡,看看神秘的武当山,更何况武汉有最多的兄弟姐妹至爱亲朋,但现在也只能说是永远的遗憾了。
    表哥曾为家乡山东平度捐赠了一座五层楼的图书馆,第五层全是客房,留给归乡的亲人居住之便。几年前家乡旧城改造,商量将这座图书馆在青岛选址重建。如今这件事尚未办妥,表哥就溘然离世,亲人们再想在这座图书馆相聚时,再也无法聆听那熟悉的乡音和风趣的话语了,也只能说是永远的遗憾了。
    说不尽道不完的遗憾,也发生在无数台湾同胞身上。邓丽君仅四十芳龄,想在大陆举办演唱会,却猝然离世,留下永远的遗憾;梁实秋先生想念北京的豆汁和西山的板栗,他北京的儿女辗转香港或日本,将板栗寄到台湾却变成了“翡翠”,老人拿在手里用小刀慢慢刮去绿霉也舍不得丢掉。好不容易盼到1988年两岸小三通,可梁实秋先生却瘫痪在床,盼了半个多世纪的故乡、亲人,却在梁实秋先生离世那年实行了大三通。这永远的遗憾不属于一家一户,而是千家万户,几百万个家庭,好几代人心灵上永远的遗憾。
    怎样才能让两岸亲人不再忍受、不再等待、不再流泪、不再遗憾呢?唯有热切地盼望,深情地祝福,盼望海峡两岸共同努力,增进交流,加深沟通,相互理解,在推进两岸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上,手相携,心相拥,积累共识,化解矛盾,共建台海和睦的大好局面,让两岸亲人幸福快乐,不再流泪和伤心。              (作者为洪山民革党员)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