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对台工作 » 正文

台湾之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5-11

                                                                台湾之旅
                                                                        陈秀珍 
       2015年12月19日,我坐在飞往台湾的班机上,到达台湾上空时借舷窗往下望,万家灯火映入眼帘。是你吗,台湾?那些城市、乡村,特别是公路两旁的路灯,就像美丽的飘带,把我带入无限的遐想之中。
       台湾之行,阿里山是必游之地。我知道阿里山这个美丽的名字,还得感谢《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曲。从宾馆出发去阿里山路途不远,只有六十里路,可需要两小时。是车老旧?不是。是司机技术不行?也不是。上阿里山一路盘山而行,考虑到大陆游客的安全、舒适还有一路赏景的需要,整个路途缓慢行驶,在转弯处,司机师傅们更是小心翼翼。我们乘坐的大巴叫“幸福人家”,一听就有家的感觉。司机蔡师傅有四十年的驾龄,虽说已是六十三岁的“老人”,可看上去稳重,也很精神,绝对给人安全感。导游石艺告诉我们,来台湾旅游“三不较”,即不比较、不计较、不睡觉。他说,台湾省的面积不及大陆任何一个省份,真的无法比。话虽这样说,可在我的眼里,这里的一切还是很美的。一路走来,凤尾竹、迎客松紧随相伴;放眼望去,一垄垄茶树,郁郁葱葱,虽说是处在冬日,却享受着春天的满绿。
       进入阿里山深处,这里古木参天,空气清新,简直就是天然氧吧。这里最珍贵的还要数那些千年桧木,这些树生长非常缓慢,据说一年只长两公分。可眼前的桧木大多高耸入云,你就该知道它们有多大岁数了吧。我要说说我看到的几棵两千多年的古桧木,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树顶一律遭受过雷火的“烤炼”。虽说雷火无情,可桧木的生命力是无穷尽的,而且还越活越精怪,你看它们现在的高度,再也不敢“木秀于林”了。值得一提的是那堆“三代木”,顾名思义,这堆树是由三代组成的。紧贴地面的第一代,和苏东坡同朝,不知在哪个暴雨之夜,被雷火击中的它轰然倒地,沉寂睡去。第二代从它的一个树结旁生出了新枝,刚长到壮年时期,还是勉不了和父辈同命运,它也沉寂睡去,朱熹的讲学它当然是再无福享受。春天的气息唤醒了第三代,就是今天我们能见到的那个“孙子桧木”。别小看它属于这个家族的晚辈,按年龄来说也是我们的曾祖了。这些桧木,断了又生,生了又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在这里得到了真实的写照。
       下山途中,有几个年轻人向导游提出了一个浪漫的问题——怎么不见美如水的阿里山姑娘?听到他们的问题,导游大笑说:“你们是从那首歌里知道的吧?你们受骗了!”不过,他话锋一转说:“阿里山是不是真的有美如水的姑娘呢?回答是肯定的!不过她们不随便示人。”导游把我们的胃口吊起来了。原来,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葡萄牙有个科考队从台南登陆,他们向北一路科考,直到阿里山地区,可就在这个时候,郑成功也在台南登陆,他看到外国人的旗帜,一把扯下,换上了大明旌旗。可那些高鼻梁蓝眼睛的外国人不知道呀,他们在阿里山一带考察完毕,返回大本营修养,接近目的地,真真切切看到了大本营驻扎了军队,只得原路返回。科学家也得吃饭住房子呀!面对茫茫大海,他们做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纷纷入赘深山。于是,阿里山深处就出现了一些年轻的高鼻梁、蓝眼睛的美女帅男,他们就是歌词里唱的美如水的姑娘,壮如山的少年。
       告别了阿里山,又渴望一睹日月潭的风韵。日月潭,诗一样的名字,小家碧玉,温婉娴静。看到日月潭,同去的武汉朋友大呼“还没有我们东湖大呢”。是的,日月潭确实不是很大,可她没有给自己冠以“湖”或者“海”的名头,你看她多谦虚多低调!在我看来,就一个“潭”字就让人遐想无限了。日月潭四周环山,如果从空中往下看,她真的犹如一颗蓝色宝石被群山拥入怀中。听到朋友们的喊叫,导游石艺如是说:他干了二十多年的导游,可以说世界各地跑遍,要说美,莫说台湾不及大陆美,世界好多地方的景点也不及大陆美。我们把几千年灿烂的古文化放在一边暂且不说,就说水吧,大陆有黄河长江两大母亲河,还有那长年不化的高高的雪山。而台湾是个缺水的地方,虽然日月潭不大,可在台湾已经是宝贝得不得了,你们生活在大陆真的是很幸福!台湾不仅缺水,还缺资源,现在台湾的经济很多的时候靠加工业维持,当然也仰仗大陆朋友来台湾转转,大哥和小弟之间多走走,本来就是一家人嘛。
       原来石艺是台湾知名导游,更是被台湾旅游局指定接待大陆省一级领导的专门导游。他知识渊博,口若悬河,精神抖擞,幽默风趣,他的敬业精神可见一斑。沿途风景的讲解介绍,从不偷工减料。我们的汽车行驶在美丽的苏花公路上,他给我们讲解当年台湾老兵修建公路的壮举。一块巨石出现在我们眼前,导游非常沉痛地告诉大家,就在六年前,黑龙江的一位男性游客在这里休息,从山上突然滚下来一块巨石,直对着这位游客飞奔而来,瞬间把他严严实实的压在下面,前五秒钟的他还在说笑。由于苏花公路较窄,大型起吊机开不过来,那位黑龙江的朋友直到今天仍然安息在这块巨石下面。正说着,前面好像出现状况,走到跟前,原来就在前十几分钟,从山上滚下来一块石头,还好不是很大,两个人可以抬得动。听着过往的事情,看到眼前的情景,眺望无边无际的太平洋,我感受着人生的无常,也感受着人生的幸运。为了确保大陆同胞的旅游安全,过去那段危险地带我们不走了,当地政府开山筑桥,修建了一条安全通道。我们就是乘坐小火车钻隧道过桥梁,花了四十多分钟来到一个小火车站,而我们的蔡师傅,一人驾驶着“幸福人家”单车闯难关,我又一次感到了台湾人民真的把我们当大哥对待,像对待亲人那样处处照顾着我们。
       前面说到苏花公路,我还想说说老兵的故事。导游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九十年代初,有一个老兵,参加了回大陆旅游观光团,由于他年事已高,在台湾又无家无儿无女,为了照顾他,石艺导游全程相陪。这个老兵竭尽所有积蓄,给家乡亲人购置了冰箱洗衣机,行李几大箱,一路的转乘之艰辛就不必说了。只说他刚到村口,看到魂牵梦绕的小村庄,他再也控制不了,猛地跪倒在地上,用脸和嘴亲吻着地上的灰和土,大声哭喊着,爹呀娘呀你们的不孝儿子回来看你们了。人们把他扶起来,他又直奔祠堂,看到祖宗们的牌位,他边哭边爬进到祠堂大厅,又是哭喊着,列祖列宗们,你们的不孝子孙回来看你们了。在场的所有乡亲都唏嘘不已,祠堂里哭声一片。石艺说,当时的情景,就连我这个外人也潸然泪下。在回家的几天里,这位老兵又拿出多年的积蓄,在村头支起大锅,全村老乡免费吃喝七天。相聚的日子总是短暂的,老兵不得不又踏上返台的路程。告别了亲人,告别了乡亲,陪伴他那孤独身影的只有导游石艺。
       在台湾购物点,我们见到了一位“看得见摸的着”的老兵。这位老兵每天开着他那辆小汽车,守候在购物商店外,只是为了看看从大陆来的客人,如果运气好,还可以碰到老家人。他告诉我们,他是四七年到的台湾,今年已经八十六岁了。两岸“三通”后,他回去过八次,虽说在这里生活了大几十年,但还是有客人的感觉,总觉得自己的根在大陆,在老家青岛。我看到这位老人家精气神还是不错的,一米八几的身板还笔直笔直的,不减当年军人风范,真心祝福他晚年快乐,健康长寿。
       飞机翱翔在台湾海峡上空,几天的旅游是短暂的,对台湾的感觉是复杂的。大陆哥哥、台湾弟弟,手足同胞,就是被这美丽的海峡隔住了?真的,台湾海峡确实是美丽的,可它给人们编写的故事一点都不美丽,这也是真的。 (作者为洪山民革党员)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