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 正文

引人入胜的《论中国的智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11
 

                         引人入胜的《论中国的智慧》
                                      □ 陶宏宽

    2010年9月,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市民革副主委彭富春教授的又一力作《论中国的智慧》。在这部著作中,彭教授首先对中国的智慧进行了知识结构的分析,即具体化为关于存在、思想和语言三个层面的思考。其次,对于中国的智慧进行了历史文本的解读。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和再思,彭教授作出了颇具新意的现代阐释和准确精当的理论概括,体现了深厚博大的人文情怀和终极关怀,使我们从文本中不仅仅是呼吸到了古代文明的馥郁芬芳,而且也领略到现代文明清新活泼的黎明气息。这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引人入胜的专著,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耐人三看九看而不足。
    本书可圈可点之处甚多,我在此仅从三个侧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感受。众所周知,中国的智慧具有西学无法包容的独特性,它是一种自然性的智慧,给存在、思想和语言等方面都赋予了非常独特的规定,有自己专门的话语系统。从汉语思想表达这一视角来看,作为汉字所规定的语言,一方面它形象、多义、简明;另一方面,它也缺少语词的确定性和思想关系的明确性。对浩繁众多的名词术语的界定和诠释,是里手行家们都感到十分为难和颇费斟酌的事情,因为过度阐释会产生意义上的迁移,繁复的引证和冗长的解析也必然会使读者堕入五里雾中。而本书的精彩之处,首先就体现在对单个概念和概念系统的极其准确明晰的梳理和严格精细的区分上。如本书第4页,在对“智慧”、“愚蠢”和“聪明”作区分时,彭教授写道“愚蠢”就是不知道。它不知道事情是什么。这就是说,它不知道什么是存在的,什么是不存在的;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幻的。它甚至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是不知道自己的愚蠢。愚蠢在自己和世界两方面都处于无知状态。言由心生,词必已出,深入浅出的话语包孕了多层次丰富含意,耐人咀嚼和寻味。第32页对“技”和“术”、“技术”和“技艺”的化照,第212页对“自”、“然”以及“自然”的解释亦复如是。当然,这一些并非只是个别的特例,其实在书中对不同的概念都各有明确的规定和明白的区分。慎思明辨,把遮蔽的朦胧的模糊的语义变得显明而清晰,扫除了拦路之虎,无疑地就能把读者引入胜景。
    不仅此也,彭教授那种既是思辨的又是本原的运思方式也是值得称道的。对于中国传统思想,他不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这一种超出了肯定和否定立场的思想姿态,是对片面性和偏执情绪的避免和拒斥,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守。彭教授没有囿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峙的模式,主张中西对话和古今对话,旨在让当代中国思想走出一条新的道路,使它一方面保持古老智慧的本源,另一方面又让它获得现代的最新言说形态。正是由于彭教授对于中心论题——中国的智慧深湛睿智的思考,又通过精邃深微的严密论证,才得出了富有原创性的精辟论断,产生了一系列闪光的思想,使人读之口角生香,神移心动。我在此不一一缕述,姑举三例。一、“自然之死”说。继尼采的“上帝之死”、福柯的“人之死”和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之后,彭教授提出“中国后自然时代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自然死了”这样的论断,并根据后自然时代的三个特点对虚无主义、技术主义、享乐主义进行了翔实、客观、理性的阐析,词锋犀利、中肯,切中时弊。二、“天人共生”说。彭教授在对中国智慧的基础和核心——“天人合一”进行了一种在区分边界意义上的批判后,提出“天人共生”说,并由此申论“所谓共产主义就是人我和谐,共同存在,共同生存。因此,共产主义要理解为共生主义”。在第九章各节中,对“天人共生”、“人我和谐”、“身心自在”这三个要点进行具体而微的阐述和深入的开掘,由外而内,从大到小,从远至近,细致绵密,建构了一个逻辑谨严,自成一家之言的新的理论体系,展现了一幅能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美好图景,令人神往。三、“三步骤”说。在充分肯定“人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成功地指导了中国的解放和建设”后,他设定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创新”的三个步骤,表现了他对于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宏大工程的关注和热忱,坦率而真诚,令人感佩。
    最后还要称道的是,与本书内容的丰富性系统性、立论的科学性与创造性相得益彰的朴素严谨的文章风格。朴,原木;素,原丝。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先哲在几千年前说过的话不是没有他的道理。本书不尚雕琢,不假藻饰,没有冗词,杜绝废话,用纯粹的语言显示出哲学的纯粹性,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维视角,展示了思想的多元景观,确系佳构。展卷诵读一过,思绪涌动,心中喜悦,感慨良多,古人云开卷有益,岂欺我哉!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