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 正文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节能减排推进我市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05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节能减排

推进我市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 调研室


    去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深入开展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研究,对实现“两型社会”总目标,促进武汉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资源有效配置、高效利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它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程。“节能减排”是我国“十一五”的重要目标,节能减排工作的成效与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紧密相关。2006年以来,我市把“节能减排”作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构建节能减排政策体系;以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煤以上的65户企业为重点,建立节能减排监管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全市节能减排工作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统计显示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2.55吨标准煤,下降率为4.8%;2007年,据市经委初步测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将达到2.45吨标煤以下,下降率在5%左右,为我市下一步节能减排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整体来看我市节能减排工作任务仍然很重,形势严峻。
    一、产业结构过“重”是制约我市节能减排成效的瓶颈
    近年来,我市加快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全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由于历史原因,武汉现行产业结构体系过“重”过“粗”,重化工比重过高,粗加工企业过多,生产和价值链过于向上游资源端倾斜的客观现实依然是我市节能减排工作长期所面临的难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市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偏重,工业重型化特征明显,资源型产业在全市经济结构中仍占较大比重,钢铁、电力、石油化工、造纸、建材等产业能耗占全市工业能耗的85%以上。随着我市80万吨乙烯等一批重化工项目上马,在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点同时,能源消费总量也将呈刚性增长,为全市工 业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带来巨大压力。
    2、工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我市工业发展对投资的增长和物质资源的消耗依赖性较强,部分高能耗的传统产业,企业整体装备和工艺水平相对落后,相当部分产品单位能耗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例如,作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青山区,能耗和污染排放基数较高,万元GDP能耗高达4.36吨标煤/万元,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
    3、城市工业化发展和能源、环境制约的矛盾突出。目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上升期,能源、资源需求的刚性增长同资源与环境“瓶颈”制约的矛盾必将进一步凸显。“十一五”期间,随着青山区钢铁、石化产能的大幅增长,武钢扩产后产生的固体废物比目前增加约306万吨,废气总量比目前增加42.17%。武汉石化扩产后固体废物比目前增加约5.8万吨,废气增加约38亿立方米,烟尘增加约234吨。
    二、推进我市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建议
在我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中,应把资源的减量化作为切入点,把优化产业结构、改变工业粗放型增长方式、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层次、从生产源头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作为重要措施。为此我们建议:
    1、加快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服务业替代部分能耗高的产业,是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需要通过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改进产业组织、调整行业结构、完善业态内容和分布,全面优化城市产业发展。一是改造提升传统的商贸流通业,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网上销售、代理分销、厂商直销等新型流通方式和服务方式,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二是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通信、网络、传媒、咨询等信息服务业,保险、投资、融资、租赁等现代金融业,会计、审计、评估、法律服务等中介服务业,加快促进工业化和服务化的有效结合。三是发展社区服务业,包括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小区绿化、清洁卫生、文化娱乐、卫生保健、家政服务等,开发创业项目,促使更多的资本向服务行业流动。
    2、提升我市人力资本贡献率,构建一个更加体现人力资本贡献的新型城市产业发展体系。用“服务化、深加工、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标准,优化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组织结构。一是围绕我市四大支柱产业和六大优势行业,有重点、大规模地延伸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支柱优势产业配套发展。重点推进创办和培育都市型、科技型企业,引导中小工业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二是注重发挥武汉教育优势。武汉堪称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鼓励和促进本地大学、研究机构研究和培养与中部产业群相关的技术和人才。通过联合培养、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学科专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推动大学人才培养方向的本地化,鼓励各类大学培养适合当地产业群发展需要的人才。三是注重发挥武汉科研优势。借鉴国内外经验,通过鼓励科学园、技术园、孵化器(BIC)、工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委托研究以及地区研究开发计划,促进产学研区域创新网络的发展。
    3、加强武汉城市圈中“8”和“1”的合作,加快总部经济的发展。武汉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必须跳出行政区经济的框框,加强与武汉城市圈中8城的合作,向都市圈经济转型。近年来,武汉城市圈加快推进城市圈交通一体化建设,有效突破各地(城市)间客观存在着的地理空间距离的限制,为强化城市圈之间的联系与分工,增强区域城市之间的配套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要抓住武汉城市圈交通一体化的机遇,一方面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建立城市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民间之间、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软硬环境的支持和帮助。对一些带政策性的问题,要加强研究,形成共同准则。另一方面要推动城市圈内的企业合作,发展总部经济,形成“总部-加工基地”的功能分工关系,特别是发挥总部经济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通过发挥跨城市大企业、大集团、大公司的作用,实现“1”和“8”的实质融合。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必须是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否则很难实现。因此我们要主动采取措施,推动“8+1”的合作,可考虑设立合作基金资助合作项目,采取财政、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圈内城市开展多种形式的整合与协作,加快我市产业的梯队转移。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