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这是因为这一政党制度具有根本上不同于其它政党制度的特点:第一,中国的多党合作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下一阶段胜利的根本保证。在多党合作制度中,坚持共产党领导是基本前提和政治基础,也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60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持多党合作的正确政治方向,才能使各民主党派在与共产党的团结合作中不断取得进步,才能同心协力地把共同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可以说,在共产党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团结合作,为共同的目标团结奋斗,是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根本特点。第二,各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在野党。这是因为中国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使得中国的各民主党派与西方多党制中以谋取执政地位为目的的反对党、在野党具有本质的不同。第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与各民主党派作为亲密友党和参政党地位,决定了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实质是团结合作。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挚友、诤友关系,是参政党与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亲密团结、合作共事的关系,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互为对手、彼此倾轧的势不两立关系。这与以竞争为特征的西方多党制政治体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是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显著特征。
4. 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了60多年,实践证明,这一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
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关系,是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多党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是资产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工具。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政党制度具备高度的社会政治资源整合功能。在我国,执政党和参政党是亲密友党和通力合作的关系。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各政党都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这一机制有利于各种政治资源的整合。西方国家的政党是互相竞争的关系,执政党与在野党、反对党是彼此对立的。
由于社会的、历史的原因,我国还有不同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他们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在具体利益和要求上还存在差异,因而各民主党派在与共产党一起维护共同利益的同时,还要反映和维护各自所联系的那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中国政党制度有效地反映了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愿望和诉求,畅通和拓宽了社会利益的表达渠道,能够更好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两党轮流执政,还是多党联合执政,所代表的都是不同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而不是广大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