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思践行 » 正文

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05

    五、一种关于生活世界的哲学美学
    我们将一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述为实践存在论与天道论、心性论的合一。它是一种关于现实的生活世界的思想。但这是否能通向一种新的美学?
    很多人将哲学作一种狭义的理解。一般认为哲学就是存在论和认识论。美学即使可以包括在哲学学科的领域内,但也不是重要的一部分。现在的语言分析哲学甚至认为哲学就是语言分析。它区分有意义和无意义的语言。美学的语言表达式是非逻辑的,也就是无意义的。这使哲学活动只是变成了一种非常偏狭的技术活动,也使美学成为了其牺牲品。
    与此同时,美学自身也被一些思想所扭曲。长期以来,美学的领域只是限定在艺术的领域,美学成为了艺术哲学。非艺术的审美现象没有成为美学的重要课题。现在由分析哲学所滋生出来的分析美学也只是从事审美判断的语言分析。审美所具有的独特的语言意义没有充分被揭示出来,更不用说其世界与历史的意义了。
    但这种哲学和美学的理论必须接受批判。当哲学被理解为存在论的时候,它自身是包括了真善美的问题的。如果存在是其自身并如实揭示的话,那么它就是真的,并为认识论的真理观提供了基础;如果存在作为人的生存的家园的话,那么它就是善的,是最本源的伦理和道德;如果存在是自身完满的显现的话,那么它就是美的。在这样的意义上,存在论自身在最后就是美学。当哲学作为语言分析的时候,它不能因为逻辑分析的限制而否定美的意义。人们在语言中并通过语言都可以去经验美。这里不如说,人们要更全面更彻底地分析语言的意义。当这样一种本源性的语言分析尝试的时候,它就不难发现美的意义了。
    在一种哲学观念转变的同时,美学的观念也要改变自身。美学不只是艺术哲学。艺术当然是美学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但除了艺术之外,自然和人类自身也是不可否认的审美领域。因此,美学必须关注自然和人类的审美特性。美学也不只是关于审美判断的语言分析。一种关于审美判断的语言分析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美学必须走进语言,同时也必须走出语言。这就是说,美学要通过语言分析解释审美的存在及其经验。
这种新的美学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亦即一种关于生活世界的哲学美学。
    美是一个已经给予的事实。它不仅是语言的,而且也是思想的和存在的。就审美存在而言,有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但所有这些审美现象都是包括在人的生活世界之中。世界是天地人三者所构成的整体。那么,世界是如何显现为美的呢?
    世界是天地人的世界。人的存在就是在天地之间的活动。人首先从欲望出发,然后通过使用工具的生产活动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但在欲望和技术之外,还有智慧或者大道。它告诉人是什么和世界是什么。一方面,智慧规定了人的欲望和技术的活动;另一方面,欲望和技术也推动智慧的更新。事实上,世界就是欲望、技术和大道的游戏活动。当这一游戏活动完满实现并显现的时候,它就是美。在此,欲望、技术和大道都改变了自身最初的特性,而获得可审美的意义。
    首先、化欲为情。人的欲望在生活世界的游戏中成为一种美好的情感。其转变的关键点为,人由渴求、占有变为奉献和给予。欲望是渴求、占有的,而情感则是奉献和给予。人的食欲不仅是为了满足饥渴,而且也成为了美食,甚至成为了人与人聚集的宴饮。人的性欲不仅是为了繁殖后代,而且也成为了交欢,甚至还成为了男女的爱情。在聚集的宴饮和男女的爱情之中,美发生了。
    其次、由技到艺。在劳动生产实践中,人把技术上升到艺术。技术是人使用工具的活动,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一旦目的实现之后,手段就会被抛弃。同时,人在技术的操作过程中会被技术自身的程序所控制,因此是不自由的。但技术自身的发展会走向艺术。这就是说,它所使用的工具会成为作品。作为作品,一个事物就是一个以自身为目的的存在。人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会获得一种身心的自由感和愉悦感。
    最后、道显为文。大道是智慧,并表现为关于人和世界真相的道理。它会以艺术、宗教和哲学等形态显现出来。当大道或者智慧以艺术作品的形态显现自身的时候,它就是美。不仅如此,大道或者智慧还显现于人的现实活动之中,表现为人或者物。这些人和物就成为了美的人和美的物。
    六、天与人的审美化
    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的美学关于美的规定是通过两种途径获得的。一方面,人与动物相区分。动物的活动是本能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则是有意识的生命的活动。动物的活动是不自由的,而人的活动是自由的。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人是按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另一方面,人与自身相区分,也就是作为共产主义者的人和作为雇佣劳动者的人相区分。共产主义者是自由的,而雇佣劳动者是不自由的。在这种关联中,虽然人是按美的规律来建造的,但只有共产主义者才真正是美的建造者,也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美的社会。
    实践存在论的美学当然是用实践来解释审美现象的。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人使用工具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它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能动的关系。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自然的人化。这从两方面解释了美的根源。但这种关于美的规定依然具有其时代特点。它实际上是主体性思维和对象性思维的产物。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它们之间构成了主客体的交互关系。这才有人的主体性对象化,自然的客体性主体化。
    虽然人与自然在生产劳动实践中能构成主客体关系,但他们在生活世界中也能构成非主客体关系。人生天地间。这就是说人生存在自然之间。人与自然最本源的关系是超出主客体关系之外的。在这种关系中,有必要更深入地思考自然自身和人自身。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它除了实践存在论美学外,还必须建构天道论美学和人道论(心性论)美学。
    在天道论看来,天地是自身已经给予的。它们按照自身的道路无限地运行着。天道是自然界自然而然的道路。它们既不来源什么,也不为了什么。天道并不神秘,而是显现于天地。这形成了天文和地文,也就是美。天空有太阳的运行,月亮的圆缺,还有群星的闪烁。大地有山脉河流,有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繁衍。天地有其自身的美,但只有在人的生活世界中才显现出来。
    在人道论(心性论)看来,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其心灵。同时,心灵也规定了人的本性。人的心性就其自身而言是纯洁和光明的,也是美的,但它受到外在事物的污染之后,就变丑了。心性的修炼是对于本源之心性的回复,也是对于心性之美的再发现。当然,人不仅有心性,而且有身体。但心使气,气成身。相由心生。一颗美好的心灵也就形成了一个美好的身体。心灵不仅能形成人自身身体的美,而且也可以观照和创造人自身所处的世界的美。世界在何种程度上是美好的,关键在于心灵在何种程度上美好的。
    当然,天道论和人道论(心性论)的美学都始终置于人的生活世界。这也就是说,它们必须置于欲技道的游戏之中。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