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 正文

战斗在康复驿站的日子里——记江岸区民革党员马家瑜医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06
      江岸区民革党员马家瑜医生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疫情态势己进入建立康复驿站的阶段。康复驿站是随着疫情发展需要而建立的,一方面对冠状病毒接触者集中隔离,一方面对方舱医院康复出院者继续观察、救治。但其中的艰辛和危险,也不亚于一线战场,决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按规程严格操作。康复驿站是保证整个抗疫胜利的重要一环。铁职康复驿站参战医护人员合影

(铁职康复驿站参战医护人员合影)

其实,第一批征召就有马家瑜医生。无奈的是,2月初他的母亲因新冠重症住院,父亲在排查新冠时查出肺部肿瘤,他自己因有密切接触史而属于隔离对象,他无法应征,内心很是遗憾。2003年非典时,他刚刚参加工作,就遇到了非典流行,在排查隔离的岗位上坚持工作了100多个日夜。此时,同为民革党员,辛亥志士后裔的堂姐马静医生已在一线舍生忘死地奋战了一个多月。他在隔离期满时,接到组织的第二次征召,立即全身心地投入了战斗。华夏康复驿站参战医护人员合影

(华夏康复驿站参战医护人员合影)

马家瑜医生参加战斗的两个康复驿站,分别是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提供的学生宿舍改建的。在康复驿站工作,要过的第一关,就是每天穿着两层隔离防护服带着着两层口罩爬两个六层楼,并坚持六个小时的工作(人手不够时要工作12小时两班倒)。

由于宿舍没有电梯,爬到四层即大汗淋漓,后来,他们掌握了窍门,一层一层地上,注意把气息调整好再上。虽然上楼不是太难了,但随后的查房逐层逐间,一趟下来得四、五个小时。衣服湿了干、干了湿,不少医护人员皮肤都受不了。马家瑜医生也未能幸免,背部皮肤皮脂腺囊肿感染,但他们都没有把这些当回事,自己弄点药解决,轻伤不下火线,继续战斗。

康复驿站的医护人员称出院患者和密接者为“客人”,目的是照顾他们的情绪。特别是医患刚开始接触吋,有的“客人”隔离时间已经很久了辗转了两三个隔离点,有的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心理状况不佳,焦虑烦躁,有的甚至精神失常,医患关系紧张。马家瑜医生重视医患问题,耐心细心地处理医患矛盾。碰到这种情况,他总是耐心听取“客人”意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满足病人所提的合理要求,帮他们争取药品。查房的时侯,经常会遇到不讲理的、大吵大闹的病人,他总是耐心地听完,然后不厌其烦地讲觧,安抚他们的情绪,使得医患关系越来越好。 武汉“大马”与“北京”小马联手抗疫

(武汉“大马”与“北京”小马联手抗疫)

这次抗疫斗争中,马家瑜医生感到参加康复驿站的工作是一段特殊的执业经历,经历了与四百多位患者的亲密交流,展现了自己医者仁心的责任与爱心;经历了与全国各地“最美逆行者”的共同战斗,与同行一道坚定信心、战胜困难。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康复驿站,历时27天共827人次解除隔离,安全回家。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康复驿站,历时24天共684人次解除隔离,安全回家。 图片1_编辑
       日前,民革中央开展了向全国参加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白衣天使”、“最美逆行者”的慰问活动,并送上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的慰问信和慰问金。马家瑜也受到表彰与慰问,他倍受鼓舞,倍受教育,倍感鞭策。他表示:在疫情防控中,自己只是履行了医生应尽的救死扶伤的责任;作为民革党员,要慎终如始,以行动践行合作初心,践行新时代民革党员的新担当、新作为。(马振中)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