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风采 » 正文

土不离根 根不离土的情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4-11
 土不离根  根不离土的情结
□  刘志正
 
    春风拂面,莺歌燕舞,科学的春天到了。1978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就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开展的。这是农业战线的一件大事,也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施展抱负和才华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武汉市各区、县历时四年,按照土壤普查技术规程的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质量合格,成果丰硕,为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翔实的科学资料。
    土壤普查成果在于应用。东西湖区针对土壤普遍缺磷,土壤营养失调的障碍因素率先在全市开展配方施肥,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成效显著,经验可鉴,影响深远。该区东北部的柏泉、径河、三店、东山和养殖等5个农场的低垅岗地带,广泛分布着一种特殊的土壤类型,农民称其为“浪打砂埋”而形成的乌枚子土。因在耕作层中散布大量的铁锰结核而得名,属严重缺磷的低产土壤。常年栽插早稻易发生“僵苗”、“坐兜”等病害,俗称“发地火”。早稻移栽后迟迟不返青,不分列,不发兜,叶色由绿变黄,继而发红发紫,根系由粗变细,由白变黑,停驰生长,轻者迟发低产,重者死苗绝收。农民形象说“远看一片红,近看没有虫,地上不长身,地下不长根”不知症结所在,农民犯愁,农技员犯难,成为生产上难解之迷?严重影响当时双季稻生产的发展。为了搞好土壤普查成果应用,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翌年早春,我带领区农科所土肥室同仁为破解乌枚子土“早稻僵苗”这道难解之迷,义无返顾地深入到径河农场跃进三队进行科学实验,开展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对比研究。通过不同配方施肥处理方案的实施,待早稻移栽后,全程深入观察记载早稻生产状况,监测早稻各生育期的土壤养分含量及植株营养元素动态的化学诊断,最后单收单脱各个小区和大区的产量结果,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揭示了早稻僵苗症结之迷,其症结是由于土壤严重缺磷而导致早稻营养失调发生的生理性病害。缺磷的田块早施重施配方施用磷肥,早稻不出现僵苗,发育正常,产量成倍增长。这种大田对比试验及小区不同配方施肥处理结果呈现出不同的长势长相和产量差异,具有现实的说服力。区、场、队三级领导相继在径河农场跃进大队召开现场会,号召大力推广施用磷肥和配方施肥。径河农场率先建立了磷肥化工厂,接着荷苞湖、吴家山、东山等场相继建立了磷肥厂或复混肥厂,全区把施用磷肥和配方施肥作为增产增收增效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加以推广,起到了立竿见影,吹糠见米的显著效益。以后农民群众把磷肥称之为“灵肥”,自觉施用。柏泉农场东湖大队汪队长感慨地说:“早稻产量翻了番,我们吃的是磷肥的饭”。
    功夫不负有心人,实践才能出真知。在驻点试验期间,我们坚持同劳动,同生活,共甘苦。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科学精神,才取得丰硕成果。从农科所到跃进三队相距15华里,每次都是徒步赶到现场工作。冒严寒,沐风雨,顶烈日,经酷暑,不畏艰辛,脚踏实地工作。在早稻收割期间,为了避免与大田收脱混杂,我们挑灯夜战,披星戴月,日以继夜,事必躬亲,终于取得了圆满结果。《长江日报》以“苦苦追求一个梦”长篇通讯报导了我的事迹,我撰写的“乌枚子土早稻僵苗的研究”论文在《中国土壤》杂志上登载。总结的“磷肥是个宝,切记要施好”一文在《湖北科技报》刊出,被全省读者评为二等奖。“合理施用化肥发挥肥料增产效益”文章在《湖北科技报》登载后,时任汉阳县委书记李辅世同志阅后批示在全县科技通讯上全文转载,号召全县农村干群学习,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华中农学院土壤农化教材引用了我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也引用了这些成果,乌枚土在全国土壤分类系统上被定名采用,我本人被全省评为土壤普查先进个人,受到了奖励和表彰。2005年我撰写的《关于严格做好耕地保护和切实加强地力建设的建议》作为市政协提案,受到广泛重视,张学忙副市长在批示中写到:感谢志正同志对“三农”的关心和支持,建议很好,请市农业、土地部门认真研究落实。为此,我市新农村建设把测土配方施肥列为首选科技致富项目予以实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一直是我的追求。2004年4月武汉人民广播电台《解读人生》访谈节目中,一位资深记者在采访我时,用真切而富有哲理的文字写道:“他是一位著名的土壤肥料专家,他一辈子和土壤打着交道,他带着土不离根,根不离土的人生情怀,把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汗水洒在了他为之奋斗的土地上”。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