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参政议政 » 正文

加快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6-30
 加快我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刘昱昊
 
      2022年,国家农业农村部发文要求各地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到产地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等精深加工,发展食品预处理、中央厨房等模式。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当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全国多地政府出台预制菜产业政策、资金支持,积极部署预制菜产业发展。预制菜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是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的新业态,武汉在预制菜原料生产端、食品加工端、物流端与消费端具有良好基础,但在预制菜赛道起步晚规模小,大力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促进创新创业、扩大就业、推动消费升级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2022年,武汉积极出台“预制菜十条”发展新政,提出要推进“菜篮子”生产标准化定制化,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和餐饮业转型升级,促进武汉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武汉在预制菜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其中在原材料供应端,黄陂、蔡甸、江夏等地,一批现代化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基地发展势头良好,拥有蔡甸莲藕、洪山菜薹、江夏舒安藠头、江夏子莲等一批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食品加工端,东西湖区多次获评“全国食品工业强区”,打造形成了涵盖休闲食品、饮料、肉制品以及配套印刷包装等项目的全国知名食品品牌聚集程度高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三全食品长江中部基地加快建设;在物流运输端,武汉地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两大主轴交汇处,全市A级物流企业总数位列全国城市第二位;在消费端,2021年,武汉常住人口已达1364.89万人,消费市场前景广阔。但是,与广州、湛江、江门、佛山等预制菜产业走在全国前列的城市相比,武汉预制菜产业起步相对较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二、主要问题
     (一)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急需构建产业链。预制菜产业市场空间大,但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近年来疫情不断反复给餐饮业带来了巨大改变,武汉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到预制菜生产企业占比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品规模化难以实现。同时,缺乏预制菜原材料基地和园区,农产品生产规模较小,原材料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预制菜原材料供需无法高效匹配。
     (二)标准化程度较低,急需提升产品品质。武汉食品加工业现代化水平相对不高,标准化程度较低,突出表现在农业农产品原料生产端,大多数企业采取市场化采购、农户订单式采购或农民合作社合作等方式,在生产环境、生产条件、生产标准、生产技术等方面无法实现标准化;在后端食品加工端,原料初加工、切配、烹调等生产环节自动化程度不高,执行食品生产与卫生标准,保证了生产原料供应的品质化,但难以保证生产成品的品质化。
     (三)研发应用水平较低,急需打造“楚菜”品牌。目前武汉各科研机构研发水平与成果应用还存于初级阶段,市场上鲜有爆款预制菜菜品,食品加工技术攻关不够,对武汉特色菜开发不足,产销衔接、线上线下融合不强,“楚菜”品牌建设与走出武汉工作力度还需要加大。
      三、相关建议
    (一)打造预制菜产业大平台,推进全产业链融合化。一是由政府主导搭建平台,发起成立“武汉预制菜产业区域协作联盟”,组织武汉预制菜产业链相关经营主体、科研院所、标准检测、金融保险、协会商会、品牌文化等单位,进行预制菜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明确农畜产品、加工和物流等细分行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措施,加快构建农牧水产、速冻食品、装备制造、冷链物流、餐饮零售等在内的预制菜产业链完整图谱。二是积极对接省市政府产业引导基金、投融资机构,创新金融信贷服务,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供应链金融,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预制菜产业园建设、精深加工、设备制造、品牌打造、订单农业、冷链物流等领域。三是把农产品标准化工作和预制菜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建立集上、中、下游全链条覆盖的预制菜核心产业科技园区平台,建成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预制菜原料供应基地,布局符合预制菜标准的智能化冷库区、常温库区,保障冷链仓储服务供给,建立“干支线运输+冷链仓储服务+快递配送+同城配送”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四是鼓励支持如良之隆、周黑鸭等本地预制菜企业做大优势品牌、开发新品牌,良品铺子、益海嘉里等大型企业,以及五芳斋、曹祥泰等老字号食品企业开展预制菜业务。
     (二)加快构建预制菜相关标准,推进全产业标准化。一是鼓励有关社会团体、企业制定预制菜团体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提高预制菜准入门槛。二是支持引导预制菜加工企业与镇、街、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开展合作,打通可追溯食材供应链。三是支持建立预制菜中央厨房或集中食材加工中心,引入现代食品科学技术和自动化洗切、炒菜机器人等先进装备,实现预制菜原料清洗、解冻、切配、加热、包装等环节的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保证食品卫生安全和产品标准。四是强化预制菜食品安全标准监管,加强预制菜生产质量审核及餐饮店铺的卫生检查,定期进行预制菜评优遴选、宣传推介工作,并构建预制菜企业准入退出机制,切实保证预制菜食材品质。
     (三)强化技术攻关与营销,推进楚味预制菜品牌化。一是围绕预制菜产品开发技术瓶颈,大力促进预制菜产业联合研发,与国内外预制菜产业权威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多样合作,鼓励科研人员驻园入企定向进行科技攻关,开发有竞争力的预制菜产品并推进成果在园企应用。二是与各大型酒店、知名菜系品牌、预制菜生产加工及流通企业建立联系,挖掘如清蒸武昌鱼、红菜苔炒腊肉、黄陂三鲜、沔阳三蒸、葵花豆腐、排骨藕汤、红烧鮰鱼、龙凤配、干烧大白刁等武汉特色产品,塑造特色预制菜IP。三是建立产销衔接、线上线下融合的预制菜产业数字化服务平台,线上与天猫、京东、抖音、快手、拼多多、微信等全渠道平台进行联合,线下与美团买菜、京东生鲜、盒马鲜生等平台深度合作,加快形成“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数字+赋能”“科技+金融”的预制菜生态圈。四是充分利用市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展销会、电商节等,组织开展预制菜美食专享、主题餐饮品鉴、美食节、新品发布等主题活动,讲好武汉预制菜品牌故事,让楚菜香飘全国。(作者为青山民革主委)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