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民革 图片新闻 民革新闻 参政议政 人物风采 支部生活 学思践行 对台工作 社会服务 主题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思践行 » 正文

学书偶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03
 学书偶得
向    明
             序    言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生活的洪流裹挟着我们前行。对生活、对艺术有感情的人,请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去感受和体悟周遭不同的人、物和艺术。
读心中文,听本真妙。
      它不是一种奢望,静心便有净心。
                 一
      何谓书法的“书卷气”?即文人的学问文章之气,是衡量书法艺术水平高下雅俗的主要依据。它和“禅意”一样是实实在在的,但它们又不着实相,都不可言说;如果可以言说便不是“书卷气”和“禅意”了。憨山德清法师的作品温润如玉,不带一粒俗尘和一丝躁气,只一眼就摄人魂魄,让人感受到强烈的书卷气和禅意。憨山德清法师是禅宗大师,我们有理由相信高深的修为已经融入了他的书法作品,那种气息是自然的流露。
                二
      南宋晏袤《山河堰落成记》堪称宋隶第一,雄厚生动,追汉隶之高古,破唐隶之程式,融宋人尚意之洒脱,开清隶复兴之基业。清人郑簠似有其影子。
                 三
     《龙藏寺碑》有“整密瘦健,为隋碑第一”之称。余以为其不仅上承魏晋之古意,还为下接唐楷之整饬做了准备和示范,褚遂良等唐人的楷书有其端倪。
                四
      康有为先生的书法在近现代书坛上影响很大,普遍认为其主要源于《石门铭》和《郑文公》,现在更倾向于其宗法唐代郭延瑾《石亭记千秋亭记》。学者商承祚提出:“康氏得此拓本后,视为珍宝,刻意摹写,并在该刻笔势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夸张,遂成‘康体’”。
      魏碑用笔任意挥洒,结体因势赋形,不受约束,唐楷则注重法度,用笔与结体趋于规范统一。康有为提倡用笔“尽于方圆”,强调方圆并用,以达到“不方不圆,亦方亦圆”的妙境。成熟的“康体”多以平长弧线条为基调,以圆转为主,逆笔藏锋,迟送涩进,运笔全从碑出。康氏曾潜心研究和学习汉魏六朝碑学,力主“重魏卑唐”,唐代的碑版书法《千秋亭记》却成就了“康体”书法。“变者,天也。”是贯穿于康有为一生的艺术主张,在其晚年,或许是出于对自己碑学思想的反思,他也想对“帖学”之美进行系统性总结,可惜没有来得及付诸笔端。碑与帖同样传承着中国文字和书法艺术,“帖中之精”与“碑中之隽”构成了中国书法不可或缺的美学元素。
                               五
      苏轼《石苍舒醉墨堂》中“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像一声惊雷,警示着世人,仅有唐人森严的法度是不够的,昭示着宋人尚意的审美主张。他的书法真是“意造”且“无法”,点画是随手涂鸦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先生的书法已入“入法出法”之境,如同“入世出世”一般。
                              六
      “一超直入如来地”和“积劫方成菩萨”是南、北二宗的修行法门。纵观古今书法大家的成长过程,他们的书法艺术修行似乎更接近北宗的“积劫方成菩萨”。
                              七
      有禅诗,有禅画,也有禅书。禅诗、禅画较易理解,对禅书的体悟却有一定难度。“诗”有诗意,“画”有画境,书法是线条的艺术,笔、墨等物件通过艺术家在宣纸的挥运形成了千变万化的组合。优秀的书法作品是需要融入法度、意韵和情感的。作品能否被称为“禅书”,除了作品本身的因素,也关乎欣赏者的审美情趣。
                 八
      “书法禅”是由书法家张少华先生和孝文法师率先提出的。多年来,他们组织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和法师从事书法禅的研究,开展了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活动。我以为学习书法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书法禅”是学习书法和禅修的一种状态,倡导“引书入禅”和“引禅入书”的有机结合。“引禅入书”,是抒情达性的追寻,主修养;“引书入禅”,是大圆镜智的运用,主修行。
                 九
      清周星莲《临池管见》有“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之说,庄天明先生则更进一步:“取法乎无,可得乎上”。学习书法就是一个“破法执”的过程,法古人之法又不被其法所囿缚。以“法若存若亡,法非有非无”的状态自然地书写,抑或就是心手双畅的境界。
             十
      常写“随意当书”与友,友不甚解其义。宋米芾之“随意落笔”由禅宗的“随意往生”而来。明董其昌在其《画禅室随笔》有“随意当画”之说,其源于佛陀所言。余演绎香山先生之语:“随意当书”。
               十一
      书法审美层次或维度的划分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姜海生先生将书法审美分为四个维度,即初级审美、技术审美、灵性审美和超逸审美。它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我认为他的观点很有见地。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到了汉代已趋于成熟,其书法审美开始走向自觉,即书法审美意识的觉醒。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姿,清人尚变……审美观的变迁贯穿于整个书法史。书法审美维度的制定为书法品评提供了参考依据或标准。
               十二
      书法创新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稍有不慎就会被贴上丑书的标签。曾翔、沃兴华、王镛等艺术家似刀刃上的舞者,他们的传统功夫是一流的,可谓法度已融入了他们的骨髓,他们为什么会走向这条险路?值得我们审视。“打碎泥团,重塑金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泥团是什么?如同书法的法度,有了法度才具备创新的基础,离了法度的创新是江湖骗术。
               十三
      “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是后人给唐、宋两代人书法审美的标签。唐人书法无意乎?非也。盖其法甚于意;宋人书法无法乎?非也。盖其意甚于法。无法之意,如兰藻浮萍,徒青翠而奚托;无意之法,如线下木偶,徒具形而乏神!
               十四
      2021年11月很有收获,学会了两个新成语“某某悼妻”和“某某忆友”,感谢二位先生的贡献。这让我想起了一件往事:有位画家自称是齐白石先生的弟子,其简历上写着1957年10月出生,而白石先生是年9月就作古了。你真聪明,在娘肚子里就知道向齐白石老人学画画!
               十五
      据说某某先生诉某某先生“书法批评名誉侵权案”是2021年书法届的十大事件之一,甚嚣尘上。
      鲁迅先生批评过的文化名人不胜枚举,梁实秋、胡适、郭沫若等人都曾被其痛批。“丧家的资产阶级的乏走狗”、“远看一条狗,走近一看,某某先生”等等,言语犀利辛辣,甚至到伤其人格的程度。鲁迅骂人,也有人骂他,却没有一例诉诸公堂的。
      当年苏东坡与黄庭坚师徒有“长蛇挂树”和“石压蛤蟆”的戏谑美谈,他们指出了对方书法的弊端,但对他们师徒的感情和羽毛没有丝毫伤害。上世纪80年代,陈方既与刘刚纪两位先生关于书法美学的争论,在书坛掀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大讨论,促进了书学的大繁荣。他们的争论并没有影响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地位。
      学术上的争论和碰撞是一件斯文的事。文人当有风度、风骨和底线。学力不逮,曲学阿世是当今学术界之弊。
               十六
      前几日与友人聊天,他形象地描述了其创作大字书法作品的状态,我还欣赏了他的视频。其状态看似疯狂,实则是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恰恰是常态下无法企及的。蔡邕尝言:“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任情恣性,然后书之。”以一种忘我的创作境界,放浪形骸,无挂碍,不做作,无意于佳乃佳!这值得思考和借鉴。
               十七
      用笔的方法很多。高手的毛笔在宣纸上是蠕动的,而不是简单地划过。通过用笔的轻重、提按、顿挫、缓急、流滞、俯仰、笔锋的转换甚至翻转、笔画顺序的调整等变化,水、墨、纸的奇妙融合,墨色会分出不同层次,呈现立体感的美学效果。
               十八
      法国有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相争,俄国有柴可夫斯基与穆索尔斯基相争,德国有瓦格拉与勃拉姆斯相争,美国有海明威与福克纳相争。
      中国的北宋有苏东坡与王安石之争,清末有康梁与杨度之争,五四时期有鲁迅与胡适之争。今天,我们在各个学术和艺术领域,还能找到这样一对旗鼓相当的人物吗?
              十九
      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尝言:“书者,散也。”我以为这是书家的终极境界。具平常心,心无旁骛,心手双畅,笔墨在宣纸上自由地运动,让书家的气质、性情、阅历呈现在笔墨之中,流露出自然、朴素和拙雅之美,作品会显得随性、真实与灵动,即书为心画也。
              二十
      八大山人成功地将篆书笔法融入行草书中,形成其独特的书体,散淡清奇,在清朝书坛独树一帜。
      郑簠则常用章草法作隶,洒脱自在,不守纲纪,若神仙下凡,自带清晖。
      用襟抱和学问做背景,其作品方能脱凡骨,亦古之金丹也。
            二十一
      “妙处难与君说”听起来是一句很玄妙的话,实则蕴含着哲理。把一件的优秀艺术作品的意境充分言说清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除了解说者是行家里手,听众也同样需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力和艺术修养。
             二十二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历代书法论文选》节选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论书中有言:“《兰亭》出名贤手摹,各参杂自家习气,欧之肥,褚之瘦,于右军本来面目不无增减,政如仁智自生妄见耳。”陈方既先生在其《习气》一文中亦引用过“政如”,先生未辨析其对错,我以为把“政如”改为“正如”为宜。
             二十三
      王阳明尝与门人言:“人家酿得好酒,须以泥封口,莫令丝毫泄露,藏之数年,则其味转佳,才泄漏便不中用,亦此意也。”此乃处世之道,为艺学书何尝不是如此?!唯耐得住寂寞,潜心于书,方得寸进。
             二十四
      包世臣《艺舟双楫》之《国朝书品》中将王铎草书列为能品下,有包氏个人好恶和认知水平的局限,余以为将王铎草书列为妙品上为宜。
             二十五
     《爨宝子碑》的特质何在?该碑点画方峻厚朴,姿态奇崛,用笔刚健雄浑,不拘于常态,千姿百态。其点画既保留了古隶的遗意,又冲破了八分的藩篱;似隶非隶,似楷非楷,隶楷演变之端倪毕现。结体方整又各具神态,拙中见巧,朴里生奇,拙朴并茂,拙朴有度;行笔稳健中生奇峻,动静相宜,庄谐相济,时而重若崩云,时而轻如蝉翼,让人遐思无限。通篇字体大小错落有致,字势欹正相生,局部杂以跳荡,浑融有序,诚若婴童学步,或倒或仰,或摇或摆,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亦趋亦步,亦哭亦笑,率真烂漫;拙朴之气,扑面而来;拙朴之美,跃然纸上。
             二十六
      东晋时期,书写技法已至精熟,尤其是“羲献”的尺牍行草,笔墨精妙绝伦,尽显“江左风流”,为后世开创了书学方向。然《爨宝子碑》从书风上看,与当时流行的二王风格大相径庭,我们找不到丝毫联系。正是由于《爨宝子碑》与二王书风的迥异,才给了我们更多想象空间,为我们提供了书法审美另一个典范——拙朴。
             二十七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况《爨宝子碑》的拙朴之美,我认为康南海先生的“端朴若古佛之容”为最佳。
             二十八
      1965年在南京出土的《王兴之夫妇墓志》,字体严整方正,笔画劲挺,凝重朴厚,行气疏朗,颇有古拙质朴气韵,与云南曲靖的《爨宝子碑》、《爨龙颜》遥相呼应,其点画之间、转折之处留有汉隶之遗韵,是中国汉字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典型书迹。
             二十九
      上世纪六十年代南京郊区陆续出土了一批东晋墓志,郭沫若选取《谢鲲墓志》和《王兴之夫妇墓志》写了《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高二适先生著《兰亭序的真伪驳议》加以反驳,开启了建国以来第一场书学论战。你来我往,双方大战了数个回合。
      学术问题,理应各抒己见,百家争鸣,但在特殊历史时期又因涉及“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斗争,这场辩论只得草草收场。
      1977年在安徽亳县出土了曹操宗室墓砖374块,刻于公元164至170年间,字体中楷行书约占3/4,其成书早于《兰亭序》约200年,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民间已开始使用楷行书。遗憾的是高、郭二位先生分别于1977年3月15日、1978年6月12日谢世。郭先生生前应该知晓亳县这一考古发现,不知道他作何思考?
      上述诸条无甚头绪,乃我经年学书之所得,姑且称之“学书偶得”吧!
                    (作者为民革文艺总支副主委、武汉民革书画院副院长)
 
 
[ 武汉民革搜索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鄂ICP备19014777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980号